酷暑难耐,想起闽南民间消暑小吃,首当其冲的莫过于“石花冻”和“仙草冻”,如同哼哈二将,把守着盛夏清凉世界的大门。
“仙草冻”的“仙”字应该是后来商业化需要,我们儿时直呼它“青草冻”,买来廉价的干草,像马料也像草药,更像路边无用的杂草,熬煮之后,一锅黑褐的汤汁,经过“蚊帐布”一过滤,冷却之后汤水自然凝结成半透明的豆腐体,“青草冻”就大功告成。浇上红糖水、白糖水,风味绝佳,如果有蜂蜜,那食客简直就是“舌尖上的神仙”。
上山下乡回城初期,我在厦大印刷厂打零工,就私下主持过装订车间“青草冻”的炮制,有人恶作剧往半成品里添加了酱油,结果让我有了今生唯一一次的酱油水“青草冻”的体验。
“石花冻”比“青草冻”更闽南,菜市场买来晒干的“石花草”有微微腥味,还可见脆小的贝壳,说是从礁石上抠下来的。“石花冻”的做法几乎与“青草冻”一样,只是熬出的汤色不一罢了,石花汤色很低调,微黄淡淡,几乎无色,可凝结成冻却一点也不含糊。
自从家里有了冰箱,这两样自然凝结的消暑小吃就渐渐淡出生活,有一次我到崇武半岛,见路边小店有“石花草”,于是童心未眠,兴高采烈买了一斤,结果七煮八煮,也加了白醋,可那汤水就是不凝结,甚至放进冰箱保鲜,它汤水依旧,让我好不伤心,友人怀疑,那石花草已经熬过一遍了,是二次晾晒的草渣,令我欲哭无泪,这不仅仅是因为是那区区一斤的石花草,你懂!
前几年我在厦大漳州校区上课时,发现学生把“烧仙草”捧为“学生街第一小吃”,也毅然参合了进去,这才发现“烧仙草”其实就是台湾版的“仙草冻”,于是老夫在课堂上有感而发:人入老境,我才明白要感恩大自然,“仙草冻”是大山的馈赠,而“石花冻”是大海的赐予,不仅好吃,而且双双具有清热解毒的功力,妙不可言也……
去年我回了第二故乡武平,发现昭信村家家户户都在晒草,原来全村都在种“仙草”,是来自广东的订单和种籽。今后吃“仙草冻”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只是担心少了大青山的古早味,而“石花冻”就难说了……
斗罗书:(www.douluo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