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内,赵祯刚刚批完奏折,传了史志聪进来,让人上了一些点心,这批了半天奏章,肚子也有些饿了,吃些点心,一来充饥,二来也可以当作是休息。
城里的谣言果然如杨涵瑶所说,少了推波助澜的人,这事自然就会慢慢平息下来得。更别提赵祯还让人撰文,在大宋日报上报道了“出航澳洲二三事”的系列报道。
此文一出,杨涵瑶的事儿立刻就被民众给抛到一边去了。托着公私合营的福,许多百姓也是这澳洲之事的参与者。哪怕只得一贯钱买上一股,这事也关系着自己的利益不是?
因此对于嘉宁县主那些“二三事”他们自然也就没那么关注了,很快地就把注意力转到了“澳洲二三事”上来。对于即将在皇家烈士陵园举行的澳洲一千勇士的国葬之事也十分的关注。
“国葬”这一词对于古代百姓来说很好理解,但也不容易理解。因为他们以前理解的国葬一词那是只有帝王死后才能使用得。可这回大宋日报上却用上了这词,而且对象不是帝王,而是出航澳洲而牺牲的勇士们。
而这些勇士们大多都只是普通人,出航澳洲也是公私合营的模式,这出航之人自然也是由军队和普通百姓们组成得。
这牺牲的一千来人中,有士兵,军官,更有不少的普通百姓。他们自愿跟随大军出发,一同出海,为后世子孙寻找更多的生存之地。
随着报纸的报道,对于这些牺牲的英烈们,民众自然是十分崇敬地,认为这些人大公无私,为了子孙后代付出了自己的生命理应受到英雄般的对待。
只是当这些民众在报纸上看到“国葬”二字时,不知怎得心中都涌起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来。
激动,兴奋,哀伤……几种不同的情绪交织在一起,让他们久久不能平静。
这才是真正的臣民以忠心侍君,君以国士相待啊!
仅仅是这用词上都上到这种规格了,那即将举行的国葬自然也就成了民众此刻最想见到的事。
民众的注意力转移了,赵祯也总算是松了口气。至于那些言官们,见到谣言之事已平息,而官家也有意将此事压下去,想着此乃皇家事务,且这事其实也没那么严重,除了弹劾下王安石教子无方外,其他也就不用再盯着君父没完没了了。
再者,这嘉宁县主素来德行都是不错得,口碑很好。而这事她也着实无辜,既然官家已经训斥过王安石了,那他们也就看在嘉宁县主的面上把这事就这么揭过去吧。
不然县主脸面上可就不好看了。毕竟是个姑娘家不是?
总之“王杨恋”的风波就这么地被澳洲之事给盖了下去,虽说许多地方还不尽人意吧,可能换来这么一个结果也算不错了。
除了那赵辰佳不开心外,其他人对这事最后的结果还都算满意,也可勉强说成是皆大欢喜了吧。
至于赵辰佳,这娃可就苦逼了。赵祯自然不可能那么优厚她得。杨涵瑶这么上路,赵祯怎么说也得给杨涵瑶一个交代。
于是赵辰佳可就悲催了。除了被禁足外,县主身份虽未变,可按照惯例,成婚前的加封她是别想了。也就是说,赵辰佳最为嫉妒杨涵瑶的那两字带有美好祝福的特殊封号她是别想了!
至少在赵祯活着的时候,她是没任何希望了。而且这事虽然赵祯都处理地十分隐晦,可在内部,也就是皇室宗亲这顶级贵族圈里谁不知道这事?
这下可有意思了,赵辰佳一下子成了这顶级贵族圈里的臭虫。连带着宁王都不怎么受待见了。
试想下,就这么一个心思狠毒的人谁还敢和你多来往啊?诗会上这么小小的一个细节都能被加以利用,那还有什么事是做不出来得?
大家可都不是傻瓜,他们这些人都精明着呢!眼看着官家因此事已迁怒了宁王,所以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以后都得离这家子远些。一来防止被害,二来也算是给天子做个表态吧。
而被禁足的赵辰佳还不知她已上了自己亲戚们的黑名单,她现在心里一点悔恨的意思都没有。不但不悔恨,还把自己受到的惩罚都怪到了杨涵瑶头上。
而游南哲那日的质问更是让她把杨涵瑶恨到了骨子里,生出了一种有你没我,有我没你,不死不休的想法来。
只是眼下她被禁足着,她爷爷又派人盯着她,她也不能做什么事儿,只在心里盘算着,等这事一过去,她就得想个法子继续暗算杨涵瑶。
赵辰佳怎么想得,暂时不用去理会了。总之一句话,以后她就算想再整什么幺蛾子,恐怕都不是那么容易了……
谁让她已上了赵祯与曹后的黑名单?想暗算杨涵瑶?恐怕难咯!
赵祯吃完点心,喝了口茶,问道:“史志聪,嘉宁这几日都在做些什么?前几****不是让人传话给朕,让朕给她几个工匠么?她又搞了什么东西出来?”
史志聪忙福身说道:“回官家,嘉宁县主府的人来报,县主这几日都在府里带着一大群工匠研究一种叫作‘钢笔’的东西。”
斗罗书:(www.douluo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