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开始,以低廉的房租在小镇长期租房的各色居民,不愿意让煤老板与暴发户进来,以免有钱人把自己的租房费带高。
可是,即便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对不文明,不卫生等现象,同样讨厌。
自己讲话嗓门大,不耽误讨厌别人的噪音,自己没素质,不耽误鄙视别人素质低。
实际上,一个受过高等教育,或者出身大家庭,真有素质的家伙,是不会把素质这个东西挂在嘴边的,有素质的人,反而不会说别人没素质。
会把素质这东西拿出来现的,暴发户的段位都不到,基本就是一些小市民,初嫁贵人,从而一步登天的乡姑,按国内的社会阶级论,到小资为止,再也上不去了。
连暴发户,煤老板一类的,都不会拿什么素质说事,毕竟社会阅历与经验放在那里。
可这不耽误本身没什么素质的人,去鄙视别人没素质。
这一现象,一旦有了对新进者的票选,就会创造出一个虚假的“上流社会”氛围,从而导致小镇居民陷入一个自我净化的集体无意识。
人一旦知道有可能被所在的环境淘汰,为了不被踢出去,哪怕装,也会主动融入环境。
在这个时候,环境相对于人来讲,就是天敌了,就需要在天敌面前伪装了。
自然界学习天敌,本就是生物的本能,于是,渴望融入主流社会的现象,就会自然而然的发生。
小镇内部的居民在自我净化,个人修养在自我提高,周边环境在越来越好,对外部新进者的要求,自然也会水涨船高。
当一群淳朴的人成为了装逼犯,根本不用SP这个房东出面涨租,陷入集体无意识的装逼犯们,会像自我提高一样,自己把房租提上去的。
纳税光荣嘛,为了祖国!
房租收入越高,正如美国的房产税一样,小镇的教育,医疗,治安,各项对居民的福利,自然越来越好。
一旦进入了这个上升螺旋,那就停不下来了,闻哥所谓的“稳”就真的来了。
因为那个时候,经营的已经不是房产了,而是在经营社会。
社会是活水,没有倒闭的概念!
即便遇到经济危机,房租再低还是赚,因为物价与通货膨胀,人工成本等等是全社会共同面临的问题。
“小镇”不用最好,只要比社会平均线高一点,就可以始终维持良性运转。
收个物业,为小镇居民提供个服务而已,只要小镇居民普遍比社会平均线高一点,经营与收支就不会有问题,与税务局是一样的。
闻哥所谓的“稳”,就是看到了如今人气不停汇聚的小镇,对谢尔蔓鼓吹的“社会级运营”的未来感到踏实。
这也是为何闻哥对谢尔蔓信赖,甚或产生了依赖心态,但对恒发基建与崔富贵信不过的原因。
因为论拿地融资盖房卖房这套,闻哥也会,可他知道一张白纸上作画的小镇,之所以那么快就能启动,源于的是人气始终在汇聚。
源于方法!
不是大鸣大放,广告宣传攻势,捂盘惜售,现款买楼9折送电器那套。
相反,小镇是在悄无声息,不急不躁之中,人气不紧不慢的汇聚,凝而不散,趋势一路向好。
这种让闻哥又踏实又惊奇的稳中疾进之感,让他对谢尔蔓佩服的不得了。
包括在小镇开发前期,尚处于移栽花卉树木,造景上外墙的阶段,谢尔蔓就联系了七个小镇附近繁华大都市内的影楼,免费派车,接新人与摄像,为人免费提供布景板。
建筑才刚上了外墙,内部都没装好呢,但那没什么,影楼也没透视的照相机。
小镇人少,没人,只有景色,建筑?太好了,新娘一人漫步江南水乡,一对新人被欧陆风情包裹。萧瑟,孤寂,落寞之美,才更是动人,寂寞沙洲冷嘛。
这才是艺术,这才是婚纱照最爱的环境背景,谁爱人挤人?
由于环境太有欺骗性,本来模拟的就是江南水乡,中国园林,御街府邸,日式禅水之韵,欧陆风情之熏,横店影视城一样,能拍戏的。
加上舞台又大,一个镇子呢,非但来拍婚纱照的趋之若鹜,拍艺术照,摄影爱好者,来写生的艺术院校的学生,闲的蛋疼自驾来的郊游来的,谈恋爱来的,约会来的,各路闲人就闻风而至了。
网络时代了,不单婚纱照,人人都会自拍了,一拍就流出去了。
谢尔蔓造势暖场是通过私下渠道,面上“小镇”连地方报纸上都不刊登一个广告,别说售楼处了,就没这东西,一个售楼小姐都没有。
光是弄清城外意外发现的“小镇”是怎么回事,小镇里的房是租是卖,租是怎么租的问题,就得人自行摸索才行。
斗罗书:(www.douluo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