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八,崔老尚书八十大寿,那时他已经致仕,却还留在京城尚书府,他的长子继承衣钵,成为新尚书。所以这尚书府也并未换主,还姓崔。这也是崔氏暗自得意的地方,娘家有势。
其实崔氏的生母都没见过崔家老大,崔氏的生母纳入府的时候,崔夫人连孙子都有了,根本不当一回事。姨娘不过是个玩意,也不让她出来,只伺候崔尚书就行。
崔氏出生的时候,她这嫡长兄早就在地方为官了,连听都没听过她,更不要说见了。要说知道这崔氏的存在,竟还是托了谭玉的福,如此才知道有这么一个庶妹嫁给了那科的探花,以此两家结了亲。
崔家老大自己是科举出来的,就对这探花妹夫颇有些看重,连带着,也给了这可有可无的庶妹几分面子。
崔氏既然要回去给老父祝寿,除了亲生的二娘子和大哥,其他几个孩子也得跟着回去,从礼法上讲,那毕竟也是他们的外阿翁。
早几日前都已经安排妥当,二十八日清早,谭雅与三娘子一个马车,二娘子随着崔氏,四娘子和二哥的乳娘抱着他们俩坐一个车。大哥如今八岁了,求着父亲想要自己骑马去。
崔氏在车里一边教导二娘子说什么话,一边担心着儿子的安危,又打量着夫君骑马带着自己儿子的潇洒模样,心里甜蜜的冒泡泡。真是一颗心恨不得掰成几瓣才好。
才到巷子口,早有崔家下人等在那里,马车不能进大门。换了小轿抬着进了大门,在二门外停下来,谭玉带着大哥去外厅应酬,崔氏就领着几个小娘子进了二门。
崔老夫人早已去世,如今当家的是崔大郎夫人。尚书夫人自然不能是个客人就亲自起身相迎,但也给足了崔氏体面,派了身边的婆子把她迎了进来。崔夫人与她无甚话好讲,客套话说了几句,就打发人带着崔氏去见她姨娘了。
无论多大的人,见了生母,都还是孩子。崔氏看着姨娘的白发,忍不住眼泪就出来了。如今崔老尚书早不用她伺候了,自有那十五六的美貌少女替上来,她如今不过是在府里熬日子罢了。娘俩坐在那里说着私房话,崔氏打发几个孩子出去玩。
崔家园子里三三两两地坐着几个小娘子,一打听,都姓崔,论起来还要叫谭雅姐妹几个姑姑的。几个人起来给她们见了礼。二娘子三娘子往年也来过尚书府,都是认识的。只这谭雅,去年才从元洲老家来京城,崔氏也不带她出来交际,自然是谁都不认识的。
几个小娘子暗暗打量谭雅,其中一个小一些,大概*岁的样子,梳着双髻,每个发髻上别着一个龙眼大的红宝石珠花,胸前戴的是金镶玉嵌着八宝的寄名锁,红色对襟小衫,收腰的米色裤子,容貌虽不出众,但通身的气派。
就见她上前一步来到谭雅面前,道:“你就是谭家的大姑姑吗?我是大房里的八娘,你是头一次来这吧。”
崔家大房的八娘,谭雅来之前已经被紧急培训,知道是如今崔尚书的嫡孙女。马上还礼答道:“是。”
崔八娘说完以后,其他几个女娘也朝谭雅一一自我介绍,都是差不多大的小娘子,慢慢地,谭雅也和她们说上了话。无非是胭脂水粉,果子香料的闺中话题,谭雅本就是随和人,在元洲老家也是常与堂妹和闺中密友讨论的。
二娘子坐在那里不吭声,她素来因自己是崔老尚书的亲外孙女,很有些看不起谭雅几个,但来了这崔府,面前的几个都是外阿翁的亲曾孙女,这崔八娘还是嫡出的嫡出,想到只有别人看不起自己的份就十分郁闷。
听着大家都在认真听谭雅讲元洲流行的泣泪妆,二娘子“噌”地站了起来,“大姐也不看看这是哪里,你那元洲的东西哪里比得上京城,还好意思叫人知道。难道怕别人不知道你从乡下来吗?”甩下这句话,就怒冲冲地带着丫头往崔氏那里去了。
谭雅愣在那里,干嘎巴嘴不知如何往下说。谭三娘子低下了头,不敢吱声。
好在大些的崔四娘忙接了话,“二姑姑在谭家听过了不觉怎样,我们却从没听过这样的画法呢。”
“是啊是啊,大姑姑还是接着说给我们听啊”其余几个人跟着附和。
谭雅看看她们,有些羞涩地笑了一下。崔家几个小娘心底纷纷暗叹,虽然二姑姑长得像崔氏生母,比崔氏是强了千百倍,但如今和谭雅站在一起,却给硬生生地比了下去,可见这谭雅生母的美貌。
斗罗书:(www.douluo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