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庆三年五月二十八日,姚潜夜袭淮西军营。
昭义、淮西等镇虽然都应东平王之请攻打梁州,然而诸镇节帅们彼此之间并不信任,作战时坚持互不统属,安营扎寨亦各自为政。淮西选取的营地更是与其他人相距甚远。姚潜仔细查探过敌营的情形后,制定了突袭的计划。
他考虑得十分清楚。以梁州目前的疲弊,正面交战难有胜算,只能从敌军的漏洞下手。淮西正是最理想的目标。
这个策略也得到了太后和徐太妃的首肯。行动以前,她们亲自为兵将奉酒,鼓舞士气。当天夜间又降下一层薄雾,可谓如有神助。五千梁州精骑以布裹蹄,在雾色掩饰下突入敌营。
这一年来双方交战次数不少,姚潜的战法没少被对方研究。敌将对他的作战方式已形成了颇为固定的认知,觉得此人用兵稳健,并不喜用奇谋。且梁州历经战事,损耗极大,近日已现疲态,在此之前姚潜也有了收缩战线的迹象,显然有采取守势的打算。没人认为他会在极端不利的情况下选择主动出击。
是以被袭之时,淮西可说是毫无防备。等到营中杀声四起,大部份兵士才从睡梦中惊醒。许多人甚至来不及拿起武器,即被梁州骑兵砍杀。除了歼敌,梁州军还不忘在营中放火,致使淮西营中不但伤亡极大,粮草辎重也损失惨重。等昭义、泾原察觉异状,匆忙赶来救援,姚潜早已带领兵马从容撤退。梁州军以极小的代价赢下了漂亮的一仗。
初战告捷,拉拢河朔的计划即便提上日程。
清晨凉意未散,州城之内已有一架马车整装待发。
前来送行的徐太妃扶着车辕,用略带歉疚的口吻向车内道:“河北那边就辛苦你了。”
车帘微动,缝隙后露出太后秀丽的面容:“不必客气。”
最初的打算是由韦裕派遣使者,然而诸人思虑再三,皆觉此事关系重大,仅凭韦裕的使者未必能够取信于人,须得要一个有足够威信和声望的人方才妥当。因而最终太后决定亲自北上,面会三镇藩帅。
“我倒不是跟你客气,”徐太妃道,“奇袭的战绩虽然漂亮,但是对梁州的情况并没有实质的改善。兵力上还是泾原他们有优势。运气好点,这次突袭把他们唬住了,能多拖一点时间。要是运气不好,他们继续攻势,梁州还能撑多久就不好说了。”
太后也明白形势的紧张,肃容道:“我尽力而为。”顿了一顿,她又嘱咐徐九英:“皇帝不能没有母亲。局势要是不好,你就避一避,不要逞强。”
徐九英低首片刻,旋即对她笑道:“我理会得。”
太后放心,冲徐九英点头:“那我走了。”
徐九英挥手:“一路小心。”
车马辘辘,很快驶出府邸,消失在道路尽头。马车远行之后,徐九英仍对着门口出了一会儿神,正要回转之时,忽闻一阵迅疾的蹄声,却是姚潜匆忙而至。
徐九英微微惊奇,仰头笑道:“送行的话,你可来得太晚了。”
姚潜如今与太后、太妃皆已熟识,对徐九英偶尔的调侃向来一笑置之。可是这次他的脸上却不见一丝笑意,反而神情严肃地翻身下马。
徐九英从他严峻的神色中猜到了什么,收敛了笑容,沉声问:“出什么事了?”
“刚刚接到线报,”姚潜缓缓道,“昭义、泾原的大军出动了。”
***
奇袭的成功并没有改变敌方的战略。
姚潜近年的战绩十分辉煌,已没有人敢于低估他的实力。他能带兵袭营,说明梁州尚有余力。与其休兵给他卷土重来的机会,不如以攻为守,让他疲于奔命,毕竟昭义、泾原的联军在兵力占据优势是不争的事实。因此他们不但没有退却,反而加紧了攻势。为了防范姚潜再次趁虚而入,昭义、泾原甚至暂时放下芥蒂,协同作战。
梁州压力陡增。
再怎么善于用兵,姚潜终究不是神仙。当敌方靠兵力优势碾压,梁州便显得力不从心。纵然全军将士竭尽全力,也难以避免城县、关隘被步步蚕食。不久,联军距离州城已不足五十里。
州城若被攻下,对梁州士气的打击将是毁灭性的。姚潜不得不再度亲自领兵出击,力挽狂澜。
兵马出动的方向是州府东边三十余里的褒城县。此县之北有七盘山,地势险峻,不但俯临褒河,还靠近连通关、汉的连云栈道。若是焚毁栈道,踞险而守,当可保得州府无虞。不料行军到河谷附近,他们竟与泾原兵马撞了个正着。
显然泾原想要夺取的也是此处。一眼看出彼此的意图,双方不约而同下达了进攻的指令。
金戈声起,短兵相接。
双方都对这处要冲势在必得,不断向战场投放兵力。尸体很快堆积。粘稠的鲜血汇成细流,织成一道血网,流向河谷。湍急的河流也无法洗去这厚重的血色,反而在水面形成一大片触目惊心的红。
“都头……”副将看着兵将们不断倒下的身影,欲言又止。
“不能退!”姚潜猜到他想说什么,断然拒绝。
斗罗书:(www.douluo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