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妥善的安抚完蒙古同胞以后,大明的唯一隐患就只有皇太极了。先前他曾指望投奔沙俄,可是阿列克谢已经与明朝结盟,他只能像孤狼一样在林海雪原中东躲西藏。由于条件艰苦,又看不到希望,他身边的追随者不断减少,为了躲避驻扎在特林的明军的追杀,他只能远遁到黑龙江以北的兴安岭。
即便如此皇太极仍是提心吊胆,因为朝廷已经下发了海捕的文书,当地的通古斯野人和罗刹人都特别想捉拿他去换取二等公的爵位,这是一张长期饭票,不但自己可以享受荣华富贵,子孙后代也可以继承这份殊荣。
根据锦衣卫的密报,朱由校知道如今的皇太极已经是丧家之犬,但斩草要除根,除恶需务尽,不砍下他的人头就不能算是真正的胜利。在乌兰巴托缔结完盟约的第二天,他便带着三万皇家陆军和勇卫营挥师北上,与北海的戚金和特林的陈策共同围剿建虏的残余势力。
东金山上,皇太极已经感受到了凛冬将至,进入十二月后漠北的气温会降到零下四十多度,这对于人类来说是极其残酷的,也正因如此他才会选择逃到这里来获得喘息的机会。此时他早已不再是科尔沁草原上的那个意气风发的大汗了,身形佝偻,面容憔悴,眼神中写满了对未来的绝望。
他已听说明朝与蒙古诸部建立了黄种人的联盟,也知道天启皇帝正带着精锐的汉人军队扑向自己。对于他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继续逃命,可是这一次他不确定身边会有多少人愿意跟着他亡命天涯。
其实他的顾虑完全是多余的,因为无论是生是死他们的人头都等同于五十两白银,这对于其他人来说是一个发家致富的捷径。加上缺少必要的粮食、棉衣、药材等生活物资,不到一年的时间,逃往的建虏便只剩不到两万人,整个部落死气沉沉。听闻明朝皇帝亲自带兵追剿,他们自知前途渺茫,困兽犹斗的野性在体会苏醒,他们决定选择为了尊严做最后的决斗。
不过此时建虏的高层还是空前团结的,汤古代和图尔格都认为不应该放弃希望,建议秘密穿过满径卫的防区,赶在海面结冰以前坐船前往库页岛。
“大汗,即便明朝皇帝不来追击,我们的粮草也很难熬过这个寒冬,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举族迁徙到黑水河口的库页岛。臣已派人打探过了,那里森林茂密,河流众多,非常适合我们进行休养生息。”
这个计划皇太极也曾考虑过,只是一旦进入岛内就很难再带领部下出来了,这无异于放弃了争霸辽东的战略,成为偏安一隅的酋长。汤古代见他犹豫不定,继续劝说道:
“大汗不要再有所顾虑了,岛上的居民曾臣服过父汗,我们可以收编这些家奴在那里站稳脚跟,利用丰富的物产与南面的倭人进行贸易,换取粮食、布匹和鸟铳、红衣大炮,等到兵强马壮之时再返回辽东与明军决战。”
汤古代的话非常励志,这让皇太极仿佛看到了一片光明的前程。为了提前摆脱明军的包围,他连夜下令开始往东迁徙,由其长子豪格率领前锋探路,自己与诸位将领在中军压阵。
对于建虏来说这是一条求生之路,前途美好过程艰难。图尔格不断派人刺探库页岛的意图早已被陈策获悉,在朱由校的授意下将计就计,命归附的叶赫女真乔装成库页岛居民,陆续投奔到皇太极的军中,故意夸大那里的富饶程度,诱使建虏下定决心渡海。与此同时,黄得功和曹文诏率领勇卫营紧紧的咬住皇太极的后队,不停的驱赶着他们前往特林方向。他们就如同跟在羊群后面的捕食者,只要发现落单的就会立即咬死,不作任何迟疑和怜悯。
与陆上的厮杀不同,鞑靼海峡一片宁静,皇太极并不知道此时宁波海事学院的学员们已经拔锚起航,在沈有容和南居益的带领下途径釜山、海参崴后直奔特林,准备给建虏来一场半渡而击。
对于如此大费周章的围剿皇太极,众将领皆是百思不得其解,此时建虏只剩不到两万人,士气萎靡,战斗力底下,而明军主力有八万之多,又有先进的火器,双方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的选手。可是朱由校在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依然选择调动海军主力北上,这让人觉得有点杀鸡用牛刀。借着议事的机会,立功心切的戚金不无抱怨的说道:
“圣上,皇太极已是强弩之末,其萤火之光怎可与大明的日月争辉,如今圣上再次御驾亲征,将士们求战心切,臣已在满径卫外围部署了重兵,这些草寇插翅也难逃。”
戚金的想法朱由校早已知晓,当年混合血战他吃了岳托的大亏,一心想活抓皇太极来洗雪前耻。要说他也是一名悍将,从小跟着戚继光打仗,从百户到守备、游击,一直干到参将,后来又跟着刘大刀征战关西,率先登上高丽城墙,成为副总兵。本来他已经因病辞职,在定远老家休养,神宗末年努尔哈赤作乱,他又主动请缨奔赴辽东,在熊廷弼的帐下听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div>
对于这样的人才,朱由校一直是格外照顾,这才命他前往北海考察修建子卿城。只是围剿皇太极的象征意义非常重要,没有十成的把握便不能轻举妄动,因此朱由校还是决定按照先前的计划进行。
“少塘部署周密,有大将之风,不过你要服从大局。朕命你即刻调动所有的守军,佯装轻敌冒进,从侧翼闪出一道口子放皇太极过去。特林城内要安排重兵把守,只在江边给建虏留下渡海的船只,保证能够装载五千人出海。
斗罗书:(www.douluo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