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声音传来的很是突兀,可我却没有丝毫的紧张,因为这个时候,我的思维完全沉浸在了这种意境之中,根本就没有办法自拔。
不过我还是转过了身,因为我觉得他说的是在理的,而且给了我某种惊醒,我想看看到底是什么人,意境已经是到了这一步。
那是一个老人,身躯多少显得有些佝偻,后背背着一个筐,腰间别着一个酒葫芦,手里拿着的是,正是一片枯黄的叶子。
“你总是在感伤,但是你怎么知道,它们此时是不开心的呢?”说完,他弯腰,将那也在放在了大树的根部。
“前辈,那您又怎么知道,它们是开心的呢?”
听完我的话,那老者微微怔了一下,眼中浮现出些许盎然的光亮,随后将那片叶子捡了起来:“那就让它自己做决定吧!”
说完的刹那,他已经是将那叶子扔了出去,叶子飘飘摇摇的的向下坠落着,最后依旧是到了那大树的根部,静静的蛰伏了下来。
“因为,我懂它们的心!”
他说着,已经是朝着山下走去,我愣了一下之后,跟随着他的脚步,向着下面走了去,我知道他就是我要进山找的那个人。
“人老了,就不中用了,休息一会儿吧!”走到小溪旁边的时候,那老者坐了下来,随后将背后被的筐也是取了下来。
说话的时候,他从里面取出了两个茶杯,随后舀了两杯的溪水,而后从怀中掏出了一些干茶,放到了杯子里面。
“老伯,茶,是要用开水泡的啊,您这样,是喝不到好滋味的!”
“小伙子,谁说茶用凉水就泡不开呢?”
“我……”老人的一句说,说的我我发反驳。
“娃子。你我相逢就是缘,今天我就跟你说道说道……”
他说完,从杯子里面捞起了一片茶叶:“上古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但不知那是时候的他,是不是用的热水敷泡呢?”</div>
“这……”我一样不知道该如何作答。
“有人说茶是水写的文字,不仅能洗胃,还能洗心。茶的灵魂入水,水的灵魂入心,心的灵魂入道。没有什么比茶更能溶于水,没有什么比水更近于道。人在道中行,做好人行善事,与道没有间隔。反之则如,茶苦水涩,茶艺无存。茶人渴望回归自然,永远追求纯真。想来,茶是水中至善,为什么不去喝,不去品,不去悟呢?”
“古人云:“水为茶之灵”,“水为茶之母”,由此想来,茶溶于“上善之水”中即称为茶之道,茶道即人道, 人若不立,茶不足道。”
“《道德经》中曾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之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上善的人,就应该象水一样。水造福万物,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才是最为谦虚的美德。江海之所以能够成为一切河流的归宿,是因为他善于处在下游的位置上,所以成为百谷之王。”
“这世间最柔的东西莫过于水,然而它却能穿透最为坚硬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超过它,例如滴水穿石,这就是“柔德”所在。所以说弱能胜强,柔可克刚。”
“还有言“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几于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善为渊也;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
说到此,那老者眼中闪烁出更为明亮的光泽:“这就如同我们所修的道一样,“道”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根源,是先于具体事物而存在的东西,也是事物的基本规律及其本源。所以“道”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认知与理解的。”
“水的德行就是最接近于“道”的,“道”无处不在,因此,水无所不利。它避高趋下,因此不会受到任何阻碍。它可以流淌到任何地方,滋养万物,洗涤污淖。它处于深潭之中,表面清澈而平静,但却深不可测。它源源不断的流淌,去造福于万物却不求回报。这样的德行, 便是至仁至善……”</div>
斗罗书:(www.douluo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