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罗小说网

第五百一十六章 编练水兵

2023-10-29 作者: 郑沐阳

第五百一十六章编练水兵

不管是身为后来人还是此时大明的皇帝,朱厚照都对大明文官眼中的“郑和下西洋”的态度一清二楚,反对,极力的反对,甚至不惜与君王闹翻也要反对,甚至每一次在下西洋成为朝堂的一个热点的时候它都会变成群臣和君王斗争的一个导火索。

当年的成祖皇帝能力何其强,威严何其盛,但是即便是成祖再世的时候下西洋也从顶峰走向了落幕,更别说之后的几个皇帝没有一个在这上面战胜过群臣的了,如果朱厚照敢在这个时候对朝臣大肆宣布我要派遣舰队下西洋,朱厚照现在就可以想象到在下一刻就会出现的那种百官抗议的景象了。

朱厚照想要派遣舰队下西洋的决心是不容置疑的,身为一个后来人他知道对于中华民族来说这是最后一个保持自己世界霸主地位的方法了,甚至于不止是下西洋,环球的航行也在朱厚照的脑海之中出现过。不过考虑到进行环球航行所耗费的银两太多以及难度太大了,所以最后朱厚照还是决定一步一步的来,先下一次西洋找回大明丢失了百年的航海经验再说。

朝中的大臣们对于大明大规模航海活动的抵触最深层次的原因其实还是一个最根本的商业原理,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虽然这种大规模的航海宣扬了大明的国威,但是身为大明实际治理者的他们更加关心的还是每一次耗费的那数百万银两能不能得到应有的回报。

想要说服大臣们同意下西洋的航海活动甚至于让他们转变态度支持,只要做到一件事情就可以了,向他们证明每一次航海所付出的数百万两银子最后得到的是上千万两乃至无尽的土地的回报。

这些大臣们一个一个的都是儒学的继承者,但是在治理国家的时候他们更是一个懂得讨价还价的商人,印度,也就是在佛家之中的极乐世界天竺就是朱厚照的一个诱饵,一个让那些大臣们支持自己的下西洋的诱饵。

天竺在那里刘大夏也是知道的,并且在明朝时期天竺的另一个名字印度也已经开始流行了。而且这个时候的天竺并不真的像佛家典籍之中描述的那样神秘,中原对于天竺的了解也是非常多的。

在中国历史上,对天竺印度的最早记载在《史记?大宛传》,当时称为身毒《山海经》记载“西方有身毒国”。汉书记载“从东南身毒国,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后汉书?西域传》记载“天竺国一名身毒”。从汉朝开始中原有关身毒的记载就没有中断过,而从唐初开始统称其为天竺,再后来玄奘西域取经,根据读音才将其取名为印度。

在中原对印度也就是天竺相当了解的人不在少数,刘大夏便是其中的一位,身为兵部尚书的刘大夏对大明周边的情况可以说是朝中最清楚的几人之一了,对于印度那块土地倒地有多大刘大夏不知道,朝中估计除了朱厚照之外也没人知道了,但是刘大夏知道印度那里的繁荣,他更知道在那里曾经建立过孔雀王朝、笈多王朝两个曾经在中原的记载之中都称之为强大的帝国,虽然在笈多王朝之后这里就没有再次出现过强大的帝国,但是最起码孔雀王朝和笈多王朝的存在就证明了这里是一块非常值得征服的地方,并且那里越是没有强大的国家不就对大明越有利吗。

身为兵部尚书刘大夏有一点很对朱厚照的口味那就是他不像一个腐儒,在他的观念里面也没有什么不征之国的概念,只不过以前受到国力所限以及历代的君主都没有征服那里的意愿,所以刘大夏也从来没有提出过这样的观点,如果现在朱厚照有意要去征服那里了,在国力足以支撑的基础之上刘大夏未尝不会大加支持了。

不管朱厚照倒地的目的是什么,最起码朱厚照所说的组建舰队征服天竺这个理由他刘大夏信了,“不过皇上,虽然此次有了奴儿干的几十万大军蒙古必败,但是此战对我大明的消耗也不少,等到战后朝廷短时间之内估计也拿不出皇上所需的钱财了。”刘大夏这话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我支持你,但是现在国家正经历着一场大战,消耗也是极大的,所以就希望朱厚照能够考虑这个实情将组建大规模舰队以及发动另外一场战争的时间给押后了。

“呵呵,”朱厚照面带微笑,“爱卿担心什么朕知道,放心吧,朕还没有狂妄到不知所谓的地步呢,至于出海所需舰队的事情爱卿在兵部先慢慢的找齐工匠、找齐物资和兵源就行了,在这里朕可以保证两年之内不造舰,而且两年之后造舰队所需的银两朕可以拿出其中的一半来。”

“皇上圣明。”得到朱厚照的这个保证,刘大夏心里大为放心。

剩下的时间,朱厚照便可刘大夏商量起了水兵的事情了,组建舰队不单单是有了船只就行了,对于一个舰队来说水兵的重要性比船只更重要,只要有了钱财、有了技术,多少的船只都能够建造出来,但是没有适合的水兵制造再多的船只也是白搭的。

但是偏偏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说水兵的问题比船只的问题还要严重,历史上郑和宝船的图纸以及航海图等所有资料都被刘大夏给拿走了,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更是有刘大夏在正德年间将之烧毁的传言;不过不管这些资料历史上倒地有没有被刘大夏烧毁,最起码这个世界里由于有了朱厚照这个变数他早就在传言刘大夏烧毁图纸之前将这些东西给重新拿回来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