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骜当面就事论事反驳王安的那番话,总结过来就是一个意思:
在一个增长非常快速的市场里,为了极端讨好现有存量客户,而严格按照对它们需求的“市场调研结果”来安排自己的研发计划,是必然要死的。
76到86到96到06,每过十年地球上的个人电脑存量是翻十倍的,06年的电脑数是76年的一千倍。
而王安坚持封闭式系统和全软件一站式打包、兼容性完美,动机是什么呢?就是讨好目前用个人电脑的主力军美国高级白领精英,打造对这个人群最完美的办公体验、文档安全性和流畅性。
具体的论述展开中,顾骜当然是旁征博引,还说了很多克里斯坦森写过的行业案例,着实把科委的工作人员和两院的计算机专家们听得一愣一愣的。
这番道理讲完,他们已经不等王安反应和反驳了,而是热切地直接逮着顾骜恐慌式追问,顾不上照顾美国客人的面子了。
“小顾同志,那你是觉得,我们如果要研发计算机操作系统,也要走ibm模式的开放式系统路线了?我们可以集中资源办大事,但能够赢得过ibm么?据我所知,一旦采用了开放式系统,最大的问题就是赢家通吃、马太效应,到时候只能活一个吧。
毕竟所有软件商都不可能为两套系统长期开发两个版本的软件。他们肯定会觉得其中一套用户多,就专注做好用在这个版本系统上的软件,另一个竞品系统就算做,也不是原生态的,是移植的,bug也会多一些。久而久之用户肯定愈发集中到最好的那个系统上了。”
提出这个问题的,是科委的一名工作人员。
顾骜听了,也不禁暗暗点头。1986年,中国的科技管理人员,能说出赢者通杀、马太效应,并且推演出后面这些常识,那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是个有见识的,难怪可以到科委来混到职务。
顾骜便中肯地解答:“确实是这样,这位同志说得一点都不错。我们甚至可以说,ibm今天主导了这个掀桌子的事儿,到最后它自己受益也不会很多。到时候,‘最好的操作系统’会赢得个人电脑行业的主动权,而‘最好的硬件整合商’反而会被反噬,被其他低成本品牌蚕食。
今天ibm主导的这个‘开放电脑计划’联盟,三方主要是整机集成的ibm、核心技术元件供应商英特尔、以及软件系统供应商微软。未来,我觉得英特尔和微软会成为最大受益者,而ibm,不过会成为一个在个人电脑领域,掀掉王安和苹果桌子、让大家都没得吃的挑衅者。
不过,这对于ibm来说,也不是不可接受,因为ibm的主要业务就是大型机和服务器。就算它最后在个人电脑领域赚不到钱,他只要确保地球上没人能在这个行业赚到大钱,就够了。
ibm相当于是把处在电脑用户金字塔最底层的市场彻底砸烂了、谁都别挣大钱,然后换取它自己在金字塔倒数第二层的霸主地位,间接变成最底层。”
此言一出,主持会议的工作人员纷纷侧目。
而王安也露出了痛苦的神色。
王安骨子里还是不相信顾骜的全部分析,但他知道,至少顾骜对ibm动机的分析是对的如果ibm拿不到王安的市场,也要掀桌子谁都别吃。
这不仅是因为理性让他相信,而是感情也倾向于让他相信王安跟ibm从1956年,他发明硬盘后,跟ibm的法务斗争就开始了。
王安跟ibm斗了整整30年,所以任何说ibm坏话的,他都倾向于相信。
这也让他对顾骜刚才驳面子的反感降低了些,觉得顾骜确实是在“就事论事”。
你骂完一个人后,想要不让他记恨你,还觉得你公允,该怎么做?顾骜的例子就是活生生的教材:你应该骂完他之后,再各打五十大板地骂一顿他的敌人。
王安还沉浸在沉思中,会议主持人员却开口发问了:“那小顾同志,既然你说在个人电脑层面,开发封闭式系统未来没有前途,做开放式系统全球又只能活一个,那在这个领域究竟该如何布局?更新最快 手机端::
难道你就只破不立,没什么建设性的路线么?只会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可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
顾骜叹了口气:“正面跟ibm竞争肯定是不行的,这不是技术和投入的问题,也是国际形势、综合国力的问题。美国人不会容忍其他国家来制定这个国际标准,中国的国力,十年之内,甚至二十年之内,没有可能从底层挑战这一点。
而ibm在系统层面的合作商,也已经被微软占住了,这个位置同样不是中国人能顶替的,就算我们技术比微软强,ibm也不会选一个中国公司合作。
我们只能先隐忍加入这个国际分工当中去,这是信息和通讯技术的无奈,因为它没法关起门来搞自己的,一定要跟全世界标准互通。当然,国家的科研实力,可以往服务器以上的大型机、巨型机系统发力,保留技术积累的惯性,我们隐忍的只是个人电脑这个应用技术层面的利益。”
“那你还是没说怎么做啊!说来说去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这块纯放弃之后,就交换不来一些别的利益筹码?”
“我说了刚才前文我说过,王安电脑这种路线,那种封闭式系统,会被局限在‘商务精英’这个细分领域,无法往未来更大十倍的新个人电脑用户群发展。
斗罗书:(www.douluos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