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的红霞照耀着整个村庄,毛金兰扛着锄头赶着牛回家,牛的背上驮着一捆干柴。她家在二塘村的村中央,从山上下来,她先路过的是村里的知青所。
毛金兰也不知道那些争着抢着要来农村建设的知青是什么毛病,好好的城里不待,非得到她们这穷乡僻壤来,李队长说是什么国家政策,毛金兰没什么文化,不懂那是什么意思,长这么大到了现在她也只是会写自己的名字罢了。
她家重男轻女,她和她妹妹毛金丽都没读过书,他哥读到小学五年级,他弟弟现在正在上初一。
牛铃铛当当当的响着,毛金兰趁着离村里牛圈还有一定的距离,她赶紧将柴从牛背上拿下来扛在肩膀上。整个生产队也就这么两头牛,要是让人看到她让牛驼柴火,不用说别人,她妈周大妮就会先打她一顿出气。
将牛赶到牛棚,她扛着柴回家,她爸妈哥哥都下地去了,今天是礼拜三,小弟毛金涛还在学校,小妹毛金丽倒是在家,不过这会儿也许正在屋里睡觉。
早上毛金丽说身子难受,毛金兰懒得理她,啥时候她不难受了那才是怪事儿呢。从水缸里舀了一瓢水喝了一口,剩下的水倒进脸盆洗了脸,她热得通红的脸总算是降温些了。
躺在屋里的毛金丽听见院中的动静儿,在床上翻个身:“大姐,你一会儿把饭煮了,我再睡会儿啊。”
毛金兰翻个白眼:“你自己干,我还有事儿呢。”
毛金兰今年已经二十三岁了,毛金丽比她小五岁,这会儿都十八岁了,村里的的十八岁的小姑娘谁不跟着父母兄长下地挣工分去的?也就她妹妹矫情,天天不是这里疼就是那里难受。
毛金兰不惯着她这臭毛病。
毛金兰喜欢干净,去了自己的房间,将被罩床单全部拆了下来放在红色胶盆里,连着昨天前天换下来的衣服都放了进去,抱着出了家门,往马路对面的小河边去。
小河河面有一米宽,水深到成人腰部,河水很清,小指大小的鱼儿在水底游来游去,好生悠闲。
毛金兰挽起裤脚,将盆放到石阶上压了水泡上,拿了皂角搓了搓,搓出糯糯的汁水后在放到衣服上面去洗,洗干净后端着盆回家,她妹子已经从床上起来在厨房烧火煮饭了,锅子铲子摔得啪啪响,毛金兰眼睛都没眨一下。
等她晾好衣服把屋里床铺都收拾好了以后,她妈周大妮和她哥毛金国回来了。
她哥毛金国从下生起腿脚就有毛病,一只长一只短,走路有些跛脚,因为这个,他今年都二十五了还没说上媳妇儿。她前几天起床,听她爸妈商量,是打算用她和毛金丽的彩礼来给她哥说媳妇儿的,哦,还要给毛金涛上高中读大学。
周大妮并不是个慈爱的母亲,生活的重担压在她和老毛头身上,才四十多岁的她却像是六十岁了。
周大妮回来不久,老毛头也回来了,毛金丽将饭菜摆上桌子,这个年代的晚饭都简单,吃的玉米面粥,粥并不粘稠,里面撒了一大把青菜苗苗,没什么味道,煮的烂糊糊的,并不好吃。
菜是咸菜和炒青菜,咸菜很咸,炒青菜没什么油水也没什么盐味,但家里谁也没有抱怨,都是经历过艰苦岁月的人,有一口吃的就不错了。
周大妮喝了一大口粥,咽下去后道:“大丫今年23岁了,小丫也18了,都该说人家了,咱们家过的什么日子,你们也都知道,你们姐妹俩出嫁,我们的陪嫁不会多。”
毛金兰低着头没说话,她早就知道,也没奢望过。好在她这些年也存下不少钱,粗粗算下来也有十多块了,都是从小攒到大的,只不过她没有票。
在这个什么东西都限量供应的时日里,没有票光有钱也买不到多少东西。
毛金丽从小得宠,听这话就不乐意了:“娘你不给我多点陪嫁,到时候我被婆家人看不起怎么办啊?”
周大妮头也不抬。她养了四个孩子,早就知道了什么是不患寡而患不均,一碗水端不平翻碗的人家她见得多了。她心底肯定是向着毛金丽的,但这话不能说出来,她一说出来,大丫头肯定不干。
斗罗书:(www.douluoshu.com)